心理科普 /Psychology
「不买我就不起来」,不买玩具孩子就哭闹,家长应该怎么做?
来源: | 作者:心邻医疗 | 发布时间: 2020-05-09 | 1936 次浏览 | 分享到:
正面管教——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不买我就不起来」,5岁女孩撒泼打滚要玩具,父亲原地看3小时不制止,如果你是家长,你会有什么更好地教育方式?


                    

截图来源:zhihu.com


不买玩具就哭,为什么孩子将他的本能作为表达自己诉求的工具?


这是因为孩子们大脑的发育还不完善,他们还不能理解世间复杂的规则,甚至也可能不太理解父母对他的谆谆教导。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他们依循道德原则的超我发展还不完善,只能听凭依循快乐原则的本我行事。


面对孩子撒泼行为,家长们当然不能听之任之。这时候需要家长施以有效的管教措施: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孩子即使听不懂家长的语言,也能感受到家长的情绪、态度,通过家长具体的行为来感知对错。


                           
图片来源:pixabay 

应该怎样才能有效地给孩子们建立规则意识呢?

上世纪80年代,美国作家简·尼尔森出版了一本书《正面管教》,提出了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即「正面管教」。「正面」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和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要友善,要尊重你的孩子;另一方面是坚定,父母在面对孩子犯错时,要遵守共同制订的规则。


当孩子哭闹、撒泼、任性时,家长们可以利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尝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坚持原则。
不坚持原则只会削减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这会给孩子一种暗示:「只要下一次我还哭闹,爸爸妈妈就有可能会再次顺从我,听我的话」。而孩子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下次出现这种行为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所以,建议家长们孩子刚开始出现这种行为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制止。

其次,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与孩子达成有效沟通。
沟通是否有效,直接决定家长对孩子管教的效果。家长需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坚持原则、为什么他那样做是不对的。
有的家长不仅没有与孩子达成有效沟通,甚至可能还会做一些过激行为例如直接把哭闹的孩子丢在现场,自己转身就走,或者威吓孩子「如果你再哭,我就打你」。可能在当时这些方法都会很有效,孩子可能会出于被丢弃、被打的恐惧而停止哭闹。但是实际上,家长所坚持的原则并没有传递到孩子心中。而这些恐惧感可能会给孩子留下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健康发展。

                         
图片来源:pixabay 


那么,家长要如何与孩子达成有效的沟通呢?


首先,家长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要确保自己不会在过激情绪的操纵下行事,给孩子留下可怕的负面影响,同时以身作则,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们学会在表达诉求的时候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家长能在孩子面前调节好被孩子哭闹所引起的负面情绪,甚至能进行适当地表达,「虽然我很不高兴,但我也要好好地和你说……」这无形之中也会教导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其次,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当孩子哭闹时,家长需要表达出一种「我在、我陪着你、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的姿态,并得到孩子的回应和合作。单纯的责备和谩骂不会迎来孩子的合作,只会打击他们或者导致他们的叛逆反抗

第三,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或宣泄自己的情绪之前,家长要先接纳他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也就是接纳他的人格,进而建立了和孩子平等沟通的机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认同或宽恕孩子的错误行为。情绪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然产生的,是人的一种应激反应,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了表达方式上。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家长可以引导着他们感受自己的情绪。例如当孩子表现出某种情绪时,可以这样他:「你生气了对不对?」「看上去你很伤心呀」等等。

接着,向孩子表达你的感受,「你做错了的这件事,我的心理感受是什么」。然后反问孩子,你对于这个行为的认知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后要怎么做?

图片来源:pixabay

总之,家长和孩子之间,不仅要建立规则,还需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只有当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够搭建起一个有效沟通途径,孩子就不会再利用自己的情绪作为手段去强迫父母屈服。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如果你是这位孩子的家长,你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效果如何?欢迎在给我们留言讨论。



本文实习作者:辛颖菲 罗于妮
指导老师:许嘉莉 陈述

本文审核:许嘉莉

                 


免责声明:本文相关数据、证据更新于2020年5月7日。文章仅限于提供心理健康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心理健康诊断和治疗。个人心身健康问题请及时寻找心理科医生的帮助。如您对本科普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参考文献:
陈淑玲.品德培养之疏导情绪[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9):99.